找到相关内容189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阿含經的集成與大乘經典源流的研究

    說︰  尊者阿難白曰︰世尊﹗此諸年少比丘我當云何教呵?云何訓誨?云何為彼而說法耶?世尊告曰︰阿難﹗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處及教處。若為諸年少比丘說處及教處者,彼便得隱,得力得樂,身心不煩熱,終身行梵行。...分為二部,常共諍訟,相求長短,…諸比丘﹗我等今者,宜集法律,以防諍訟,使梵行久立,多所饒益,天人獲。諸比丘﹗如來說一正法︰一切眾生皆仰食存。如來所說復有一法︰一切眾生皆由行住,是為一法,如來所說,當...

    林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30540256.html
  • 《法句經》及其譬喻的演變略探

    愚闇品、A6明哲品、A7羅漢品、A8述千品、A9惡行品、A10刀仗品、A11老耄品、A12愛身品、A13世俗品、A14述佛品、A15寧品、A16好喜品、A17忿怒品、A18塵垢品、A19奉持品、A20...述佛品)、B28罪障品(A9惡行品、A10刀仗品)、B29相應品(A1雙要品、A7羅漢品)、B30樂品(A15寧品)、B31護心品(A3心意品)、B32苾芻品(A19奉持品、A25沙門品)、B33梵志品...

    林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30640257.html
  • 《部派史略論》

    (1)如是傳聞(依據南北傳相關資料綜合而得):  (2a)佛般涅槃當年,大迦葉乃召集優波離、羅怙羅、阿那律、阿難等五百比丘於王舍城舉行第一結集。先由阿難誦出《四阿含經》,而後由優波離誦出律藏(依據:《...

    林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31140258.html
  • 《法句经》及其譬喻的演变略探

     中央大学太空科学研究所教授   内观教育基金会   2004年   一、前言   二、《法句经》的形成   三、佛灭后的集成   四、《法句经》的南传演变   五、《法句经》的北传演变...

    林崇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50040394.html
  • 《瑜伽師地論》內的異義及其編成

    於身觀滅法住?謂觀此身於當來世是死滅法。  云何於身觀集滅法住?謂觀此身於現在世由飲食緣,增長久住,必當破壞。   而在〈攝事分〉中,則說:   又於未來,當知住集法隨觀。  於過去世,當知住滅法隨觀。  於現在世,生已無間,盡滅法故,當知住集滅法隨觀。  在這二分,對於集、滅、集滅三法的配對,並不相同。   (四)〈攝決擇分〉與〈攝異門分〉的異義   〈攝決擇分〉中的「聲聞地」說:   由...

    林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71040563.html
  • 六祖壇經的祖本及其演變略探

    一、前言  探索漢地的禪宗,離不開六祖的思想,探索六祖的思想就要從現存的《壇經》內容追溯到「壇經祖本」的原貌。現存的《壇經》有多種版本,其內容都含三部分:  第一部分,是六祖在大梵寺開示「摩訶般若波羅...

    林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71040564.html
  • 佛教的宇宙观

       中央大学太空科学研究所教授    佛陀并不回避宇宙这一问题,而是面对它,指出:物理世界与精神世界都是「自性空」及「缘起有」,以「业力」推动整个心物世界的变化。    摘要    本文依据佛教的经...

    林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31441733.html
  • 《阿含經》的成佛之道

    一個方法是入出息念(那般那念),《雜阿含經》八○七經說:  佛告諸比丘:若有正說聖住、天住、梵位、學住、無學住、如來住,學人所不得當得,不到當到,不證當證,無學人現法樂住者,謂那般那念,此則正說。所以者何?那般那念者,是聖住、天住、梵住,乃至無學現法樂住。  這一段經文的相當經句以及解釋,在《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》卷二六中,敘述如下:  佛告苾芻:「若有問言:云何聖住?云何天住?云何梵住?云何...

    林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32341743.html
  • 從〈菩薩地〉來看菩薩道

    謂諸菩薩要先住「菩薩種性」。  乙、發心持  『2發心品』:乃能正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  丙、覺分持  『3-7自他利品至菩提品』(所學處):既發心已,方正修行自他利行,於自他利正修行時,得...時,先於甚深廣大正法立信解,立信解已訪求正法,求正法已,廣為他說,亦於正行自能成辦,於成辦時,若由此、於此、為此應行,即由此、於此、為此而行。  『9-16六度、攝事、供養親近無量品』(如是學之二)...

    林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44641839.html
  • 止观的实践-兼评《菩萨道次第广论》的奢磨他及毗钵舍那

    段落,特别详译止与观,本文一方面探讨止与观的实践,一方面评论宗师的观点。 二、止的实践 什么是止?广义的说,止是心意的集中,由浅而深分成九种心住:(1)内住、(2)等住、(3)住、(4)近住、(5)调顺、(6)寂静、(7)最极寂静、(8)专注一趣、(9)等待。狭义的说,止是达到第九心住的等待之后,并且产生了「身轻」及「心轻」,这时才算是修成了「止」。[注一] 修止的时候,心中专注...

    林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85443302.html